波罗的海琥珀的介绍

海琥珀是什么?
海琥珀是什么?
波罗的海产出琥珀的地层位于距海岸较远的深海海底,有不少琥珀是被大海的波涛从海床中冲刷出来,又被波涛带到海岸上的,所以被称之为海珀。经古生物学家对波罗的海地区的琥珀中昆虫等化石的研究,认为该地区含琥珀地层的地质年代为距今约4000多万年的始新世
海琥珀是什么?
海珀sea amber 波罗的海沿岸的琥珀矿层,因分布于沿海地区,有的还伸入水下,经海浪侵蚀,琥珀便被释放出来。因其相对密度低于海水,可在水面上漂浮,称海珀,也称海石。海珀经过海水的淘洗、冲刷,故质量常优于坑珀。海珀可随海浪漂浮,因此远在北欧、英国也可看到。琥珀鉴定ri:1.54点侧 密度:1.08左右紫外灯:发蓝白荧光 包裹体:可含异形气泡、规则流纹人造的——饱和盐水下沉,浑圆气泡树脂的——酒精擦会感觉沾手
什么是波罗的海石?
波罗的海琥珀石,含有3-8\%的苏奇尼酸,据信是从微生物引起的脂肪发酵中形成的。它位于北欧的波罗的海地区,这种琥珀品种约占世界供应量的80\%-90\%。波罗的海森林曾一度覆盖了波罗的海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周围的大片地区。
波罗的海海珀是怎么来的呢?
琥珀的形成琥珀是史前松树脂的化石,形成于4000万年至6000万年前,为金黄色至金橙色,也有绿、红、紫黑色;透明至半透明,通常呈结核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小矿块,伴有裂缝和风化表面。琥珀可能含有昆虫、苔藓、地衣和松针,是几百万年以前当树脂仍有黏性时即陷在其中。气泡能使琥珀具有浑浊的外观,但在油中加热后可变得透明。经抛光后,会产生吸附尘埃的负电荷。将碎片加热和加压,可制成“半琥珀”。琥珀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以及少量的硫,硬度是2—3,密度是1.05—1.10g/cm3,熔点为150℃—180℃。琥珀是有机宝石,加热至150℃即软化,300℃以上即熔融,散发出松香地气味。 琥珀的产地及按产地的分类 琥珀按产地可以分为海珀和矿珀。海珀以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出产的琥珀最著名(如波兰、俄罗斯、立陶宛等)。海珀透明度高、质地晶莹、品质极佳。矿珀主要分布于缅甸及中国抚顺,常产于煤层中,与煤精伴生。抚顺的琥珀年代久远、品质坚韧,尤其如翳珀、花珀更是为珍罕的品种。另外,多米尼加、中国河南南阳也有少量各具特色的琥珀出产。 琥珀的品种及划分 琥珀品种颜色变化繁多,而不同色系的琥珀又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如“金珀聚财,血珀辟邪,翳珀、蜜蜡是药珀等等”,琥珀的颜色深沉典雅、古朴含蓄。故在西方又有“低调贵族”的美誉。 从传统习惯上来讲:透明的称为琥珀,不透明的琥珀称为蜜蜡。可以说蜜蜡是琥珀的一种。如依据专业角度来讲的话,黄色系的称为金珀;红色系称作血珀;蓝色系称为;绿色系称为绿珀。而正常光线下是黑色,在强光照射下或是在透射光下呈红色的琥珀称为翳珀。在古籍中记载翳珀为“众珀之长、琥珀之圣”。还有内含昆虫、树叶等包裹体的琥珀,尤其是含有完整的昆虫和植物的“虫珀”尤其珍贵!蜜蜡的划分主要有受地热影响变为红橙色的以及半透明的琥珀成为金绞;还有就是很少见的象牙白、孩儿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