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工作总结和计划

双拥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
双拥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部门关于双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
二、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民族团结,军政军民团结的方针、政策,进行有关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
三、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镇双拥领导小组有关双拥工作的决定、指示和要求,并组织协调完成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四、开展好双拥活动,研究确定双拥工作的宣传思路和任务目标,制定各个时期开展双拥活动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双拥组织的联系和协调,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五、充分发挥单位优势和组织、指导、协调作用,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抓好双拥工作的落实。
六、加强军地联系,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通报军地双拥信息,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并及时向双拥领导小组汇报。
七、贯彻落实好“双拥”领导小组安排部署的其它各项工作。并及时掌握双拥工作情况,加强双拥工作的典型宣传,推广经验,树立标杆,不断提高双拥工作的质量。
军民主导意志是指军民自觉地确定主要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历史的、变化的、发展的,不同阶段赋予双拥工作不同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军民的主导意志是武装夺取政权,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因而,一切为了巩固根据地、一切为了前方打胜仗、一切为了消灭敌人,便成为当时双拥工作的中心内容。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保卫新生政权、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成为广大军民的最大愿望,那时双拥工作的重要使命就是聚集军心民智,接管城市、恢复交通、清匪反霸、屯垦戍边、发展生产力。
改革开放以来,求稳定、求发展、求和谐是广大军民的共同追求,这时的双拥工作就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国防建设而展开。
双拥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
01
什么是双拥?
双拥是指地方开展拥军优属、军队开展拥政爱民活动的总称,1943年在延安兴起,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巩固人民政权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特点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富有全局性、战略性的社会政治工作。双拥工作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富有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保证。
02
双拥包括哪些内容?
(1)拥军优属。指热爱人民军队,关心和支持军队的建设和改革,学习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做好优抚工作,安置好复员、退伍和转业军人,帮助军队培训两用人才等。
(2)拥政爱民。指军队拥护政府,爱护人民,遵守政策、法律、法令和群众纪律,尊重地方干部,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听取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意见,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
03
双拥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双拥工作历来是为党、国家和军队中心任务服务的,战争年代拥军支前、保障打赢,和平时期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履行使命任务服务。
04
双拥工作基本精神是什么?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做好双拥工作,加强军地之间在各个领域的密切合作,维护和保障广大官兵和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直接关系到党和军队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与军队的血肉联系,双拥工作是实现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
05
创建“双拥模范城”的重要意义?
双拥模范城(县)是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军队履行新时代历史使命等方面成绩突出,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并经过一定程序命名的先进典型,是当地党委、政府、驻军领导机关和全体军民共同的政治荣誉。是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有效途径。
06
双拥创建的原则是什么?
坚持军地合力、军民同心;坚持服务备战、保障打赢;坚持贴近基层、注重实效;坚持改进创新、与时俱进。
07
为什么要加强国防教育?
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发展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08
国防教育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方针: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
原则: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
09
公民的国防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公民的国防权利,是指宪法、法律赋予公民在国防活动中享有的权利或利益。国家从法律和物质上保障公民和组织享有这种权利的可能性。
公民的国防义务,是指由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在国防方面应当履行的责任。国防义务是法定义务、法律义务,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落实的。每一个公民都享有相应的国防权利,也必须履行相应的国防义务。
10
我国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具体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决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