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资源的看法

如何理解资源是稀缺的?
如何理解资源是稀缺的?
稀缺性有两个特点:
1、相对性:既定的资源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是稀缺的;
2、绝对性:它存在于任何阶段、任何国家,任何人。当我们旧的愿望被满足以后,新的愿望就会被催生出来,用这些资源生产出的产品,永远也赶不上我们欲望的增长。
因为资源稀缺性的存在,就会产生下面的结果:
1、做任何一件事都要付出成本和代价;
2、为了解决这些稀缺性,就产生了分工与交换,从而就有了商品和价格。所以,想要得到商品,必须交换,或者付费。
稀缺性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但另一方面,正是因为稀缺性,以及和它相生相伴的人类无穷欲望的不断增长,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这些欲望的驱动下,我们会更辛勤的劳动,更积极的投资,以及更踊跃的创新,从而带来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和进步。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如果欲望变成了贪婪,无节制地索取和消费有限的资源,到头来就只会是自吞苦果。近来全国频发大面积的雾霾,我想就是我们自酿的恶果之一吧!
如何理解资源是稀缺的?
是指在某一特定时——空里,特定资源的总体有限性相对于人类欲望无限性及欲望的无限增长而言,特定时——空里有限的资源大大小于人类满足欲望的总体需求。
稀缺资源,在以人类活动的年限来说,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品,或者稀缺资源本身的再生,以满足人类无限欲望的需求期望。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观点,资源的稀缺性会导致竞争,良性的竞争会引起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弥补资源稀缺所带来的限制,反之! 经济学中的资源稀缺性是人类共有的现象和自始至终一直困扰着人类的问题,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因为资源稀缺,才产生了经济学。
如何理解资源是稀缺的?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等。
我们常说的“资源是稀缺的”中的资源指的是经济资源。经济资源兼具有用性和稀缺性。有用性是资源之所以为资源的依据,稀缺性是经济资源之所以为经济资源的前提,而能否认识和利用这种稀缺的有用性则尚须依赖于一定的知识、技术和经济条件,因此经济资源通常被定义为具有稀缺性且能带来效用的财富,是人类社会经济体系中各种经济物品的总称。
资源稀缺性指在某一特定时空里,特定资源的总体有限性相对于人类欲望无限性及欲望的无限增长而言,特定时空里有限的资源大大小于人类满足欲望的总体需求。
资源有限性与人们需求无限性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
一方面,人类生存发展总是需要生活资料,人们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和无限性。它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的,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需要,如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或者经济需要、政治需要,精神文化需要等等,这些需要形成一个复杂的需求结构,这一结构随着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的需要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不断扩充其规模。旧的需要满足了,新的需要又产生了。从历史发展过程看,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
另一方面,资源具有有限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资源的有限性也叫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们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资源或者说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和劳务的资源总是不足的。不平衡性有两层涵义:一是相对于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结构和多样化的需求而言是不平衡的,人们不得不做出选择,分出轻重缓急,在满足需求时分出先后顺序;二是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群体中的分布是不平衡的。
总之,结构和分布失衡导致每一个体和群体都面对着资源稀缺性难题。显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便形成矛盾。为了解决矛盾,人类世世代代奋斗不息;为了解决矛盾,人类研究、探索、创立和发展了各门科学。
比如,人们要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对各种有待满足的目标进行选择,以便使稀缺资源得到有效率的使用,这就成就了经济学。